葡萄酒的“双十一”:难于上青天!
- 万哥
- 红酒百科2020-12-18 11:52
万表WATCHECO,买表修表二手表交易.邀您浏览“葡萄酒的“双十一”:难于上青天!”。你知道进入了你的视野的手表市场情况吗?以下是万表手表小编为您整理的手表相关知识“”,欢迎参考查阅。希望小编分享会对大家对自己喜欢手表配饰了解有所增加。
“双十一”的购物狂潮给全民都打了鸡血!它对电商意味着销量和利润如火山爆发呈几何式增长,对消费者更是愿望物价回落和购物狂热的双重心理需求。双十一本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却在电商大佬们的挥毫洗礼之下,成了不少人挥之不去的“败家节”。
葡萄酒电商近年来异军突起,几大相对成熟的电商平台,和一些自营的酒类电商发展都非常迅猛。在网上购酒的人也越来越多。除了电商的普遍优势外,庞大的网民规模、成熟的网购体验、有效的发货机制、消费者有大量的选择空间等优势都让葡萄酒商看到了机会。
尽管如此,在当前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且无孔不入之际,葡萄酒销售却不像其他产品在各大战役中刷新了华丽丽的销售数据,双十一对很多经营葡萄酒电子商务的平台来说,仍是一片禁区。就算在美国,葡萄酒也是电商的一块处女地。
葡萄酒电商到底有多难?下面总结几个突出的问题以供大家探讨:
将葡萄酒送到消费者家门口麻烦多
从浅层面来说,葡萄酒电商比较头疼的问题之一是物流。一般情况下,受物流政策等因素的制约,能接受运输葡萄酒的物流公司也比较少,就算接受,也是碎了不赔,这样商家就需要定制防碎包装盒。如果遇到偏远地区或者天气不好,物流成本会翻倍上升。就算按某网站上150元免运费来算,如果买3瓶50块左右的葡萄酒,那么商家的利润也相当有限。在美国,酒类电商同样遇到这个瓶颈问题,美国联邦政府对葡萄酒的运输有严格的规定,违反葡萄酒邮寄规定将遭到罚款,暂时性的,或者甚至永久吊销运营执照。
另外,葡萄酒属于酒精饮料,未满18周岁的成年人是不允许喝的。目前我国对这方面控制还不够严格,隔着电商网站任何人都可以购买,这在未来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政策控制风险。同样在美国一些地方就规定了签收人一定要是21岁以上的人士。
市场虽大,人均消费很低
在过去五年内,中国葡萄酒消费量翻番,全国每月有数百家酒窖开张,以销售量计算,中国是全球第五大红葡萄酒市场。在如此迅猛的发展下,除中国资本开始大量流入葡萄酒市场外,几乎所有葡萄酒商都想进军中国市场,因为毫无疑问中国是全球最有潜力的葡萄酒消费市场。
尽管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迅速,但中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仍远远落后于其它葡萄酒大国。实际上,2012年美国已经超越法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国,消费量占全球的13%。目前,中国人均每年葡萄酒消费量仅为1升,和国际的人均6公升差了5.5 公升,如果再乘以13 亿人口,理论上国内葡萄酒市场潜在规模还有70亿升以上的增长空间。
全球第六大葡萄酒生产国
目前中国葡萄酒的发展之路类似于美国葡萄酒市场七八十年代的发展情况。当时,美国加州地区开始大量生产葡萄酒,一开始先在加州销售,随后销往美国各州,最终结果是美国葡萄酒消费量急剧提升。消费者一开始都比较信赖本土品牌,都会对本国生产的葡萄酒予以优先考虑。而当消费者对本土葡萄酒消费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开始尝试国外品牌,并将国内外品牌葡萄酒进行对比。美国当初如此,中国亦将如此,进口葡萄酒未来在中国的上升空间还是很大。
葡萄酒电商主要阻力:消费者认知偏见、品鉴能力低下
目前的葡萄酒电商主要是以进口葡萄酒为主,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因为进口葡萄酒的可控利润比较大。二是因为在一线城市,很少人喝国产葡萄酒,绝大部分都是只认字母不认汉字的,而电商的主要阵地就在一线城市。
在认知上,影响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购买葡萄酒的因素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假酒问题影响深远。假酒问题从小就影响着我们的大脑,一提到酒,特别是价格偏低的酒,第一反应就是问这酒会不会假酒。在电商平台不花费巨大的市场营销费用,打响自己品牌前,这个问题直接影响了购买决策。
第二,价格虚高。在欧美市场,葡萄酒和矿泉水差不多,基本都是当饮料喝的,买瓶葡萄酒是再简单不过的了。在中国,暴利导致葡萄酒一直价格虚高,并不是每个人都拿着发票喝酒,作为独立消费者,一瓶好点的酒在美国只需几美元,在中国需要100元以上。可能在中国每个人都觉得酒水是暴利的消费品,这本来就不是刚需的消费很有可能因此而取消购买。随着电商市场的透明化,这种现象会逐步得到改善。
第三,葡萄酒品种和品牌繁多,无法在网上做体验,无法做到让消费者先尝再买。所以目前主要集中在低价位酒的消费,网购的特殊性限制了消费者的层次和发展规模。
第四,葡萄酒知识缺乏,葡萄酒品鉴能力不足,甚至不认同葡萄酒内涵。我经常看到周围的人说起白酒,个个都兴奋点评,但说起葡萄酒,能知道除了法国产葡萄酒,意大利也有葡萄酒的人已经不多了,更不用谈品鉴了。同样是中国人,香港的葡萄酒消费量却是相当大的,人均可以达到5L。所以要把葡萄酒市场做大,葡萄酒文化传播力度还需要加大,但像“每天一堂红酒课”一样做葡萄酒公益传播者的不多。
葡萄酒电商难做高端市场
笔者看到很多酒类电商网站都打出“打造高端葡萄酒电子商务平台”之类的口号,个人觉得这目前甚至未来几年都很难做到的事情,酒类电商应当集中于中低端消费者为主。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消费力强的网民,通常也就集中在中产阶级,你要这部分人在网上去购买一支1000块钱的葡萄酒,这难度相当于在网上买一件1万块钱的衣服。另一方面,目前高端葡萄酒的线上购买需求还没有达到可以支撑起运营一个成熟电商平台的量。第三,能买高端葡萄酒的人,对时间成本要求也比较高,通常很少会等几天的物流。而且身边肯定也少不了几个行家,拿货渠道更多。
“红白”兼营突显葡萄酒电商困境,“O2O”或是出路
在中国白酒还是酒水类的消费主力,具备3000亿以上的容量。几个大型葡萄酒电商都上线了白酒频道,虽然都强调白酒是补充性产品,并没打算把白酒作为主打产品,但个中原因想必大家也能猜个一二,那就是走得太快容易摔跤。目前的葡萄酒电商市场还不够大,潜力还有等开发。
葡萄酒也挺符合O2O体验经济的,O2O即Online To Offline,也即将线下商务与互联网相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样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还有成交可以在线结算,很快达到规模。
“O2O”的真正价值是提高用户对葡萄酒的体验来达到服务溢价。高端葡萄酒市场不宜放线上,但很适合通过“O2O”来做。我认识的几个VIP级别的客户,每个月基本都会消费一两箱中高端葡萄酒。但只服务少数的高端消费者,远没有达到经营者的目的,最终目的是让这部分服务增值。这部分人身边朋友的需求,如果通过线下将流量导入电商网站,也是相当有效的一个手段。很多人可能在线下体验过一次之后,会对你平台产生永久性的信任。
“双十一”不宜买葡萄酒
酒类电商也在赴“双十一”这趟混水,其实我个人觉得,作为普通消费者来说,不太适合在“双十一”期间购买葡萄酒。首先是这期间的物流压力太大,什么暴力分拆、野蛮快递员之类的事件在这期间会翻几倍。而现在酒类电商还没有一家是自营物流的,也就是说葡萄酒和其他所有快递一起运输,那么造成碎瓶机率很大。其实,就算不碎瓶,葡萄酒发货出来后,在快递这环节停留的时间必然会很长,由于葡萄酒对存放环境还是有一定要求的,那大家就可以想象有什么问题了。再次,葡萄酒也就一普通消费品,商家的利益是最主要的。“双十一”你一年等一次,商家也是呀。你觉得葡萄酒在“双十一”期间真的会便宜多少吗?我们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