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玉石认证信任度低 消费者期待打造国标
- 表哥
- 网络2020-12-18 11:52
万表WATCHECO,买表修表二手表交易.邀您浏览“珠宝玉石认证信任度低 消费者期待打造国标”。你知道进入了你的视野的手表市场情况吗?以下是万表手表小编为您整理的手表相关知识“”,欢迎参考查阅。希望小编分享会对大家对自己喜欢手表配饰了解有所增加。
61.9%受访者购物时会注意商品认证
在人们眼中,哪个领域的“认证”最不可信?调查显示,受访者信任度最低的是食品领域(60.6%),其次是医药领域(43.5%),第三是珠宝玉石(33.1%)。其他是:玩具(25.5%)、建筑领域(23.9%)、快速消费品(22.3%)、旅游领域(20.2%)、服务领域(19.5%)、环境领域(17.3%)、电气领域(15.8%)、交通领域(14.3%)、企业质量管理(14.2%)、能源领域(13.8%)、特种设备领域(11.4%)等。
小艾曾在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担任法律顾问。他指出,药品、食品、珠宝等领域的认证乱象最为普遍。不太为普通消费者熟知的特种设备领域,也存在这一问题。
武汉大学竞争法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孙晋教授认为,虽然我国《认证认可条例》第六条明确规定:“认证认可活动应当遵循客观独立、公开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但是由于制度本身欠完备且执法不严格,更因为社会道德滑坡和商业道德沦丧,导致目前有些认证违背了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志云认为,产品认证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信任的桥梁,意义重大。产品认证让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消费者对产品有了初步认知,也能促使企业努力达标。用钱认证现象是损害认证行业权威的最大杀手。
加紧打造中国产品认证标准和权威认证机构意义重大
调查显示,60.0%的人认为,目前认证领域最大的问题是“给钱就能认证”,55.8%的人认为是“对认证机构缺乏有效监管”,54.4%的人指出是“形式主义,走过场”,46.4%的人表示是“对违规认证惩罚力度不够”,32.0%的人认为是“认证标准不够透明”。
小艾言,花钱买认证的现象在行业内已经见怪不怪。“一切似乎都可以拿钱摆平。认证一收费就想创收,一创收就陷入混乱,我赞成国家强制免费认证。不遏制钱权交易,就绝无可能根治认证市场的痼疾。”
有15年质量认证从业经历的任重,时常感慨质量行业前景堪忧。“在舆论中,认证已经被‘妖魔化’。ISO9001认证给人的感觉还不如一张纸,食品农产品有机认证也被千夫所指,曾经的‘中国驰名商标’认证也曾被滥用。”任重认为,认证市场缺乏充分的市场化竞争,许多企业认为花钱就能买到认证书,并没能正确理解,获得证书是为了更好地改进运营绩效,增强竞争力。
针对现存问题,78.7%的受访者表示我国作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应加紧打造中国认证标准和权威认证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宗玉也表示,打造中国认证标准和权威认证机构是当务之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此举能增强消费信心,保护消费者利益,能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服务,同时也有益于提升中国商品美誉度和国际形象。在刘志云看来,打造中国的认证标准与机构,应该是一个市场行为,而不是靠刻意的行政干预。“政府需要做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认证制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要由市场竞争来提高认证机构的权威性与竞争力。”
“《认证认可条例》第七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平等互利地开展认证认可国际互认活动。认证认可国际互认活动不得损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充分说明我们是提倡国际互认的。”但孙晋也表示,现在存在国内认证在国际上得不到认可的情况。“一是我国认证本身的问题,比如三鹿奶粉等事件产生了国际影响;二是国际上的认证开展早,确实制度成熟,再加上国际贸易竞争,必然会存在对新兴工业国家认证的排斥。”
打造中国认证的意义何在?调查中,59.6%的人认为有助于保护我国产品贸易安全,54.0%的人认为能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45.3%的人表示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44.3%的人表示有利于民族企业的生存发展,43.8%的人认为可以争取市场话语权,37.8%的人表示有利于阻止假冒伪劣,提升中国制造信誉。
57.3%受访者期待完善认证领域法律法规
对于发展中国认证,受访者提出许多建议。57.3%的人期待完善认证领域法律法规、保证公平正义;53.9%的人希望严格市场准入和日常监管标准;51.1%的人希望设置“黑名单”,违规机构“行业禁入”;43.4%的人表示要提高认证机构的专业化、有序化水平;35.2%的人希望认证机构进行充分市场竞争,优胜劣汰;34.6%的人希望扶植中国认证品牌,帮助优秀企业成为国际巨头;33.2%的人建议鼓励消费者对违法认证投诉和举报。
良性认证市场的建立需要企业与认证机构共同努力、互相监督。而中国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显然没有理解“认证”的精髓。企业要明确自身责任,提高管理水平,这个圈子势必要淘汰一些害群之马。
发展健康的认证市场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应从多个方面入手:第一是立法,要在顶层设计上尽量统一认证认可,形成统一的执法力量,还要加大惩罚力度,引入惩罚性赔偿和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第二是政府严格执法、加强执法、改善执法。“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最新规定,自2012年3月1日起,有机食品正式旧貌换新颜,携带可网上查询真伪的唯一编码亮相。这可以看做管理上的加强。”第三是认证机构要提高进入门槛,要遏制生产者与认证者相互勾连的现象,斩断认证机构和背后单位的关系,有利于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受干扰。
要建立严格的认证机构准入,不符合条件的拒绝审批,并执行“谁审批谁负责”的连带责任追究制。同时还应建立认证产品的严格认证标准、后续管理以及认证的退出制度。对违反认证职业规范或标准的认证机构予以曝光,当企业产品后续质量出现问题有违认证标准时,能及时让其退出“认证”,用法治化来重树认证行业与认证产品的权威。
为了使认证机构更好地服务于市场与消费者,国家需根据现实需要制定完善的认证法律法规,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建立以国家为主导,高水平、负责任、有权威的认证机构应是长远发展目标。”